2025年国内大豆市场展望: 供需仍将保持宽松 油用压榨份额或增
2025-03-07 21:12:17 浓缩饲料
产品介绍
-
在国家政策持续引导之下,初步预计2025年国产大豆养殖面积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,四季度国产新豆上量预期仍保持高位。整体来看,2025年国产大豆市场供应预期充足,在国产大豆消费增速继续保持平缓的情况下,国产大豆供需形势仍较宽松。
2024年,国内大豆市场以跌为主,价格重心明显下移。国产大豆产量连续三年保持在2000万吨以上,但在全球及国内经济形势严峻的背景下,内需及外需均显不足。需求增量不及供应增量,国产大豆供需形势再趋宽松,使得2024年国产大豆价格持续下行,当年产新豆上市后,跌幅进一步拉大。截至2024年12月底,黑龙江大豆净粮收购价3750元/吨。
进口大豆:2024年全球及美国大豆库存明显增加,供需形势进一步宽松,加之下半年新季南美大豆播种及生长顺利,产量再创新高预期强烈,美豆期价不断下挫至947美分/蒲式耳的四年低位,导致国内进口大豆成本跟跌。截至2024年12月底,国内近月交货的美国进口大豆到岸完税价约为3768元/吨,较2024年初下跌837元/吨。
2024年新豆上市后,虽然农户售粮进度较快,但终端消化能力有限,大豆库存仍多集中在中间贸易环节及政策性库存之中,2024年产大豆后续市场供应仍较充足。
2025年二季度,新年度大豆播种将展开。国务院印发的《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方案(2024-2030年)》提出,到2030年我国新增粮食产能将达到千亿斤以上,明确了“巩固提升口粮、主攻玉米大豆、兼顾薯类杂粮”的分品种增产思路。2024年12月全国农业农村厅局长会议提出,2025年要多油并举巩固大豆油料扩种成果,加快推广高油高产大豆品种。
从政策方向上看,未来大豆依然是国家政策关注的主要品种。尤其是在当前中美贸易关系不确定、国际地缘政治形势复杂、全球金融市场动荡加剧的背景下,提升巩固国内大豆供给能力仍是我国应对国际贸易形势变化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、稳定国内粮食价格运行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在国家政策持续引导之下,初步预计2025年国产大豆种植培养面积保持稳定的可能性较大,四季度国产新豆上量预期仍保持高位。总的来看,2025年国产大豆市场供应预期充足,在国产大豆消费增速继续保持平缓的情况下,国产大豆供需形势仍较宽松。
若2025年国家出台相关政策,促进压榨企业国产大豆加工用量进一步抬升,或助力国产大豆库存消耗。不过,是否能令国产大豆供需宽松格局发生转变尚需观察。
我国肉类需求量大,使得国内需要大量进口大豆以满足蛋白粕的供应,我国每年需进口9000万吨以上大豆以弥补国内供应缺口。海关数据显示,2024年1~11月份国内累计进口大豆9709万吨,同比增加9.4%。即使2025年下游油粕需求保持窄幅增长,在不出现突发事件的情况下,预期2025年国内大豆进口量仍可能保持在9500万吨以上。
从成本端来看,美豆结转库存十分充裕。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/2025年度美国大豆期末库存1280万吨,为近五年最高值。同时,当前新季南美大豆播种及生长顺利,未来丰产预期强烈,美国农业部预计2024/20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1.69亿吨,创历史新高;且有多家咨询机构预计,巴西大豆产量将超1.7亿吨,南美大豆丰产压力沉重。
2025年2月份巴西新豆开始大量收割,美豆库存高企叠加南美新作丰产上市,将成为CBOT大豆期价重心可能下移的核心驱动。叠加供应大幅增加压力下,巴西进口大豆升贴水报价预期弱势,上半年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或保持低位。
有两点潜在扰动需要关注:一是阿根廷干旱天气炒作。1月上半月阿根廷部分大豆产区持续高温少雨,可能对短期美豆期价带来一定程度提振,但天气题材具有较强不确定性,需动态关注。且阿根廷大豆体量相对较小,即使小幅减产,也难以改变南美强供应的格局,对国际大豆市场运行带来中长期扰动的可能性很小。
二是新年度美豆播种面积调整情况及产情。2025年二季度,美豆迎来新的种植季,在国际大豆市场利空压力较重、美豆种植收益下滑以及美豆出口形势不明朗的背景下,新季美豆种植面积存在下调的可能性。新季美豆播种面积的定调,将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下半年美豆盘面运行趋势,需密切关注。若新季美豆播种面积如预期调减,叠加种植生长期出现不利天气炒作,CBOT大豆期价及国内进口大豆成本运行重心则存在上移的可能。
中美贸易关系一有风吹草动,势必影响我国对美国粮食的进口。大豆作为我国自美国进口的主要粮食品种,将会首当其冲,受到的影响将相对明显,国内进口美豆数量将会明显减量。2018年以来,我国一直积极推进粮食进口多元化战略,积极寻求替代方案,增加了巴西等国家的大豆进口量。
当前,我国对进口美国大豆的依赖性已明显降低,2023年我国进口巴西大豆占比已大幅提升至68.77%,进口美国大豆占比已减少至26.03%。若我国进口美国大豆受到影响,势必会增加进口巴西大豆数量,进而拉动巴西大豆CNF报价走高,抬升国内大豆进口成本。但2025年国际大豆供需形势宽松,价格预期继续处于历史低位区间。有前车之鉴,国内已进行了相关的应对准备工作。即使中美贸易摩擦再起,对国内进口大豆价格的冲击及供应的制约均将明显减弱。
2025年,国际及国内大豆市场基本面预期偏空,国内国产大豆及进口大豆价格重心预计仍处于上年低位区间,但不确定性扰动因素较多。
一是2024年社会及政策性结转库存充足,2025年国产大豆养殖面积保持高位稳定的可能性较大,在消费疲弱、人口增长放缓的大趋势下,2025年国产大豆食用消费增量有限,国产大豆供需宽松格局很难被打破,但不排除极端天气下新季国产大豆产情出现波折。
二是美豆库存充足、南美大豆丰产预期强烈,将使2025年上半年CBOT大豆期价及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承压低位运行。由于新季美豆播种面积尚不确定,且生长季天气更是难以预测,2025年下半年CBOT大豆期价及国内进口大豆成本存在较大变数。
三是国产大豆进入油用压榨领域的份额存在增加可能,但仍有变数。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与进口大豆常年保持比较高价差,过去三年,黑龙江国产大豆与进口大豆的平均价差在700元/吨以上。2024年国产大豆上市后,由于价格重心明显走低,其与进口大豆的价差大幅缩窄,一度出现倒挂,带动国产大豆进入压榨领域的份额增加。若2025年国产与进口大豆的价差持续保持在较低水平,叠加国家政策给予一定引导,国产大豆油用压榨占比或进一步增加,使得国产大豆供需格局出现转变,进而对国产大豆价格带来不同程度的拉动。
四是2025年中美大豆贸易存在变数,若国内进口大豆成本有所抬升,也有一定可能会对国产大豆进入压榨领域带来更多契机,进而令国产大豆市场得到新的支撑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加多